校友会

校友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会 > 正文

《工院故事》征文选登一:贺学院华诞四十周年

发布日期:2019-05-09    作者:     来源:     点击:

柴天祥先生:你好?

  你曾叫我写一段校庆方面的顺口溜,因在西安暂回不來,手头又无资料,仅凭回忆,将建校初期的亊凑了百句,不知随你意否?我想你们所征文章或许多为散文体裁,诗歌不会多。按文体的多样性可考虑釆用,因内容无大错,仅是有些句子不精练,你可修改。

  如用,在打印吋可按一行两句排列,因文中多有对偶句。(稿文如下)  顺祝:

   编安!


                 胡可荣 5月9日



  贺学院华诞四十周年

    ――忆建校初期生活


      地质工作缺青年,      后继乏人要改变。

      核工业部办中专,      地选天水市郊边。

      指揮部里原班人,      地质大队选教员。

      旧房暂用先招生,      随后拨款再盖新。

      部属中专省重点,      规模虽小名声远。

      面向全国招学生,      甘陕江西和湖南。

     择优录取严把关,      录分常在师专前。

     首次招生八零年,     共取学生百二三。

     地质水文两专业,     学生分编三个班。

         平房教室长条凳,     简陋宿舍吐鲁番。(注)


        食堂两个东西分,        师生各一序井然。

        限量供粮吃不饱,        川陕买薯作补添。

        一个球场师生用,        互相谦让风格显。

        运动会时无场地,        围着球场跑圈圈。

        礼堂叫作电影院,        开会演戏人不滿。

        两周能租一影片,        一票仅收五分钱。

       统一购票发学生,       只有职工自掏钱。

       初办学校差条件,       自力更生不等盼。

       修路植树搞绿化,       艰苦奋斗抓基建。

       义务劳动天天有,       公差勤务人人干。

       领导群众一个样,       齐心协力作贡献。

       虽未流血常流汗,       辛劳换得校园变。

       优良作风传承久,       創业精神启后贤。


      一正两副三领导,      校长书记一人兼。

      教职员工超三百,      师比学生多多半。

      堂上师长胜父母,      言传身教是模范。

      授课认真辅导勤,      指导实习问不烦。

      农村学生多贫困,      吃饭看病常缺钱。

      老师填钱送衣衫,      生病护理陪床前。

      师待学生如子女,      学生变成宝贝蛋!


       眼前学生品学优,       尊师隹话频频传。

       给年迈者干家务,       扫地提水代买饭。

       课堂学习极努力,       考试常見滿分卷。

       课外活动勤参加,       义务劳动抢着干。

       秋拾落果自不吃,       主动送到师跟前。

       冬遇下雪不用派,       晨起路院已扫完。

       在校多为好学生,       工作崗位是骨干。

       教风学风校风好,       教师主导是关键。


         莫说中专学历低,         技能不次本科生。

         实际操作能力强,         吃苦精神人称颂。

         周念清 ,黄国民,         毕业又读研究生。

         项目研究出成果,         又成学科带头人。

         众多学生业务精,         本职工作能胜任。

         用人单位评价好,         地校名声扬远近。


         华诞四十贺校庆,         师生隹宾情振奋。

         喜看学院变化大,         今时新人胜前人。

         与时俱进观念新,         办学方针政策新。

         教具配套设备新,         科学管理方法新。

          校园绿色环境新,         校风文明气象新。

         承前启后扬传统,         继往开來往前奔。

         展望前景无限好,         为国多育技能人!


   注:吐鲁番是指校园东边男生宿舍,因地势最低,故有学生戏称为吐鲁番盆地。


              撰稿人:胡可荣